Search

這幾年童話分析一直在影響我的創作。身為一個成人,再重看這個熟悉的故事,產生了許多新的解讀。《漢爾賽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幾年童話分析一直在影響我的創作。身為一個成人,再重看這個熟悉的故事,產生了許多新的解讀。《漢爾賽與葛麗特》的黑白畫確實呈現一種邪惡夢境的氣氛,我突然覺得,小時候其實沒有覺得故事是恐怖的,就算有遺棄子女的父母,就算有吃人的怪獸、巫婆但翻到最後一頁,總是有方法從此幸福快樂。

突然覺得很可惜,這種樂觀,一起被丟在童年了。長大後,總是有無限的懼怕。怕久腿也軟了,糟糕時嚐點甜頭就不走了。只能說還好在被吃掉前,自己覺得甜膩了不是辦法。只是燙了點傷,不至於掉進火坑裡。現在會想,要是再多讀幾個暗黑故事,長大會不會更有勇氣呢?

也不遲。現在有空就讀,邊讀邊想。若有小朋友來家裡,一起抓著讀。每個小孩的反應都不一樣,顆顆小橡實。

.
「我認為,如果總是阻止孩子和成人看見故事中的黑暗和危險,那麼,當黑暗的事物出現,或是在現實中遇到危險,孩子和成人就沒有任何保護,也沒有任何知識,可以理解黑暗和危險。我認為向孩子展示黑暗的事物,真的很重要,在展示的過程中,也展現出孩子們有能力擊敗黑暗的事物,證明人是有力量的。告訴人們可以反擊,告訴人們可以獲勝。因為你可以做得到,但首先你必須認清這一點。對我來說,描寫黑暗的事物之所以如此重要,因為這就像是在接種疫苗。我知道我正在給予人們黑暗,但並非是壓倒性的黑暗、無法抵抗的邪惡,這樣的黑暗是可被人理解的。人們可以包圍黑暗,融入其中,妥善應付黑暗。而且,沒有任何妨礙,雖然我告訴你這個故事,但你仍然會感覺到安全,只要告訴你,你可以很聰明,你可以很勇敢,你可以有點狡猾,你可以膽量過人,並且,你還可以繼續往前邁進。」尼爾・蓋曼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演出工作、邀稿與講座活動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